高温天气下,为何人们会感觉比预报温度要热?
高温天气下,高温感觉为何人们会感觉比预报温度要热?
2025-07-15 09:08:0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岩 责任编辑:李岩 2025年07月15日 09:08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入夏以来,天气我国各地高温天气不断出现。何人文昌市某某软件科技教育中心南方高温持续,比预报温华北地区遭遇长时间湿热天气。度热中央气象台预计,高温感觉未来一周,天气河北中南部、何人黄淮、比预报温江汉、度热文昌市某某软件科技教育中心江淮、高温感觉江南北部、天气陕西关中、何人四川盆地等地将出现持续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比预报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2摄氏度。度热7月1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天气又闷又热,总有公众感觉“怎么比预报温度要热”,这是什么原因?
“气象的观测环境和个人在室外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人们常常感觉预报的气温跟体感不一样。”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朱定真说。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
然而,在同一座城市内,百叶箱中和水泥路、柏油路上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可能会高4至5摄氏度。路面情况、周边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测量温度的不同。
“至于每个人感受到的温度,即体感温度,不确定性更大。”朱定真说,体感温度是每个人和外界空气接触后感觉到的温度,受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气压、风力、湿度等。
首先,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譬如身处公园还是闹市区,位于通风还是密闭的环境中,对温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次,体感温度和大气湿度关系密切,只要气温达到33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达到80%,人就会感到非常闷热。
今年,副热带高压北跳得早,并呈现出西伸趋势,“体格”较为庞大。同时,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偏南气流的控制,水汽输送非常充分,造成相对湿度较大,北京等地较早出现湿热的“桑拿天”。
专家提醒,此次中东部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南方湿热特征明显。公众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各地需做好能源保供和人体健康防护等工作。
不久前,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和一般天气预报不同,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析得出。公众可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保持室内凉爽、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等,更好防范高温带来的不利健康影响。(人民日报记者 李红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时尚)
- 江河、湖塘、海边都有危险 防溺水常识请收好
- 北约秘书长威胁驱逐美国?北约回应:毫无根据
- 微信第一控卫哈利伯顿,是数据刷子吗?
- 以色列新任国防部长称将继续全力打击黎真主党
- 特朗普曾私下鼓动泽连斯基打击莫斯科?白宫回应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暂停美航司在海地运营航班30天
- 你的话少了,孩子就好了
- 联合国报告显示苏丹76%人口未获任何人道援助
- 北京欢迎你!1500名“小石榴”来啦|研学日记①
- 发动机或出现故障 美监管部门已对本田汽车展开调查
- 国务院台办:企图“以武谋独”是蚍蜉撼树 注定失败
- 北约秘书长威胁驱逐美国?北约回应:毫无根据
- 特朗普称将向北约提供最先进武器以支持乌克兰
- 台积电暂停向中国大陆客户供送相关芯片?国台办回应
-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崔建平受贿案一审开庭
- 李彦宏驳大模型泡沫论:文心日调用量15亿 智能体全面爆发(附演讲全文)
- 为了不给游客留遗憾,中山陵祭堂用建筑巨幅喷绘围挡施工
- 本轮黎以冲突已致黎巴嫩3365人死亡
- 海陆空全方位重大突破!这些硬核画面看不够
- 联合国报告显示苏丹76%人口未获任何人道援助
-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views+
- 美波音公司称罢工后需数周时间才能全面恢复生产 views+
- 天舟八号进行垂直转运,“月壤砖”将首次上天 views+
- 歼35A之后,我国再有一款新型隐身五代战机亮相 views+
- 国务院台办:企图“以武谋独”是蚍蜉撼树 注定失败 views+
- 中信证券遭大股东减持“套现”,近日股价创新高 views+
- 谁说这案例老啊!!!这案例可太新了!!! views+
- 联合国报告显示苏丹76%人口未获任何人道援助 views+
- 学渣妈妈深夜忏悔:把孩子养成仇人后,我才明白有问题的不是孩子 views+
- 被判处死缓 陈继兴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一审宣判 views+